舟山渔民画作为舟山古老的艺术创作形式,民间艺术的瑰宝且有着悠久的历史。舟山渔民画多是以大海及与海洋有关的事物进行展现,画风粗犷拙朴,富有海洋气息,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渔民画作为舟山的文化金名片,是舟山渔民的智慧结晶。为了弘扬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民众文化自信。舟山市慈善总会同心互联网分会行政秘书组、妇联、团支部、政治教导部、联合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画意寻舟”实践团于7月8日上午,在舟山市融慈善文化基地,组织数名学生、家长,志愿者,共同开展““画”意舟山 “渔”你邂逅”舟山渔民画小课堂主题活动,促进舟山还有文化传承,助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活动伊始,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画意寻舟”实践团的主讲人从舟山渔民画的起源与发展进程作为切入进行讲解,帮助志愿者、学生、家长们更好地在A4纸上绘制渔民画发展流程图。大家通过观看专题PPT、视频和图片,了解渔民画在内容、色彩、构图等方面的特点。主讲人还分享渔民画《海帅》、《渔村》、《涨网》、《渔歌》等作品,随之义工干部带领志愿者们观看关于舟山市民在非遗文化传承中的所作所为以及渔民画在文创方面的运用视频,演绎渔民形象的绘制方法,大家自主尝试绘画,根据海洋有关的诗歌内容配图绘画,完成后志愿者们积极上台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活动体验。
沧海桑田,日月变幻,舟山渔民画对海洋文化的信奉与传承,不仅诠释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更加唤醒了年轻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为舟山渔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力量,还需要青年一代放眼 球、拥抱世界。 广大青年要坚定历史自 、增强历史主动,传承好以非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积极传播中国独特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追求,为构建人类共同价值作出新的贡献。
同心团队展望未来,定会有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汇聚成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在铸就文化新辉煌的事业中绽放绚丽的慈善之花。